科组动态|我校历史科组开展“同课异构”教研活动
“同课异构”教研活动
教研相长,笃行致远
为了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推动教师教学技能的持续精进,营造一个充满活力又成效显著的教学环境,同时加深教师间的相互了解与合作,11月20日上午,我校北校区高一、高二历史备课组的全体教师齐聚校本部,共同参与了一场精彩绝伦的“同课异构”教研活动。
本次“同课异构”活动的课题为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六单元第18课《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授课教师分别为为北校区罗忆玲老师和校本部龚盼老师。教师们精心规划了教学步骤,将史料巧妙地融入课程内容,通过条理清晰、内容丰富的讲解,呈现了两堂精彩纷呈的历史课。
01.课堂展示环节·
罗忆玲老师以问题为线索,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思考西方基层治理和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相关知识。
课程围绕“西方国家历经千年的基层治理”和“现代社会两种制度下的社会保障”两大板块展开,抓住主要线索,以问题为导向,提出“近代西方基层自治得到发展的原因”“如何评价西方的现代福利制度”等六大问题,学生积极融入课堂活动,课堂氛围融洽。
龚盼老师以《礼记》为引子,引导学生思考社会治理、民生问题与本课的联系。
课堂上,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英国硬币街社区和希腊高福利待遇等实例解释相关知识点。课程内容紧密相连,通过个人提问、集体提问和小组讨论等方式,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有效落实了唯物史观、历史解释与史料实证等核心历史素养的培养。
02.评课环节·
教学相长,知行并进。在黄芸珊老师的主持下,备课组的老师畅所欲言,交流听课感悟与深刻见解,为学校历史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与灵感源泉。
此次活动不仅加深了教师们对教学设计精髓的把握,更点燃了他们探索教学新路的热情,彰显了每位教师的专业素养与个性化教学魅力。
此次“同课异构”活动,不仅展现了各位教师对教材个性化解读的多样性,还展示了不同教学策略所带来的独特的教学成效。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比较、反思与碰撞,教师们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为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注入了勃勃生机。
我们历史备课组将一如既往地秉持团结协作的精神,潜心教学,深入研究,勇往直前,不断探索地教学新天地。展望未来,我们将更加紧密地携手并进,为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更加宽广的舞台,共同为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贡献我们的聪明才智和力量。
供稿:龚盼
审核一:历史科组
审核二:教研室
审核三:校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