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处室、年级:
近期,我国部分地区出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个别学校还发生了甲型H1N1流感、肠道传染病等疫情。市教育局专门发来紧急通知,要求学校认真防控。为切实做好我校防控工作,保障师生身体健康,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及时对防控工作做出部署。各处室、年级要增强防控意识,高度重视流感等春季传染病防控工作,主动加强与卫生室的沟通和联系,及时了解本处室、年级疫情和防控工作,在学校的统一领导和卫生室的具体指导下,结合处室、年级实际和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落实各项防控要求。
二、宣传普及防控知识,提高学生自我防护能力。各处室、年级要把流感等春季传染病防控知识作为当前卫生防病宣传教育重点,通过健康教育课及其他多种宣传形式向师生、家长普及科学防控知识,重点教育并督促学生保持良好个人卫生习惯,包括经常用肥皂和流水洗手;咳嗽或打喷嚏时应用纸巾遮住口鼻;避免接触禽类(家禽、野禽)、牲畜等易于携带禽流感病毒的动物,一旦接触过禽鸟或禽鸟粪便,要立刻用肥皂和清水彻底清洁双手;保持居住及学习场所的经常开窗通风;加强体育锻炼,注意膳食营养,提高自身免疫力;减少或避免前往人群稠密场所;如出现流感样症状要及时到医院看病,留在家中休息;等等。
三、加强校园环境卫生管理,保证学校食品安全。要坚持经常性的卫生扫除,强化卫生检查,消除卫生死角,保持校园环境整洁。要切实落实食品安全和饮用水安全管理制度,学校食堂要按照规定严格食品采购、加工、供应、贮存等关键环节的安全管理,不得购买无检疫证明的鲜、活、冻禽及其产品;未经检疫的家禽、家畜不得自行宰杀加工;加工食品时要确保煮熟煮透,学校食堂不得提供白斩鸡。二次供水设施、食堂蓄水池要做好相关供水设施的清洁、消毒等管理工作,定期请当地卫生部门进行水质检测,确保饮水安全。
四、加强监测报告,强化早期处置。各处室、年级要切实落实晨检、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一旦发现师生有流感样症状(如发热、流涕、咽痛、咳嗽、头痛、呕吐、腹泻等),要督促其及时就医,并依照有关规定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教育行政部门。
五、酌情减少大型室内集体活动。在已发生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或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明显上升的地区,各处室、年级可根据实际情况减少或停止大型室内集体活动。同时,要采取积极措施,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锻炼时间,增强学生体质。
附件:1. 正确认识H7N9禽流感
2. 举止文明是遏制流感的有效武器
惠州市实验中学
附件1
正确认识H7N9禽流感
最近,“H7N9禽流感”这个新的医学名词逐渐被大家所关注。很多人都在猜测,这种新型禽流感病毒到底会对人类健康带来多大威胁?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恐慌,让我们从认识这种疾病开始,逐渐掌握防控这种疾病的知识和能力,做出积极正确的应对。
1、什么是H7N9禽流感?
禽流感病毒中,H和N分别代表病毒外膜的血凝素(H)和神经氨酸酶(N),依据它们蛋白抗原性不同,目前可分为16个H亚型(H1~H16)和9个N亚型(N1~N9)。此次报道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是H7N9和H9N2基因重配的新病毒。截止至
2、H7N9禽流感感染病例的主要临床表现?
目前3例确诊病例主要表现为典型的病毒性肺炎,起病急,病程早期均有高热(
3、目前的治疗方法?
基因序列分析显示,该病毒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类抗流感病毒药物敏感。根据其他型别流感抗病毒治疗的经验,发病后早期使用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类抗流感病毒药物可能是有效的,但对人类新发现的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的特异性治疗手段仍需观察研究。
4、有无针对性药物、治疗方案或者疫苗?
依据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下发的方案,早期可以应用奥司他韦或扎那米韦进行抗病毒治疗。对于人感染H7N9禽流感主要是对症治疗以及抗病毒治疗,目前尚未研制出疫苗。
5、人是怎样感染上H7N9禽流感的?
部分确诊病例曾经接触过动物或者处于有动物环境当中。
附件2
举止文明是遏制流感的有效武器
这几日,口服板蓝根冲剂和按摩迎香穴能否预防禽流感,引起广泛争议。吃什么和揉何处能预防禽流感,结果有待科学验证,这需要时间投入,可眼前有一个预防禽流感的做法却是确定的,也更经济易行,更值得提倡和推广,这就是个人的举止文明,即不随地吐痰;打喷嚏和咳嗽时要遮蔽;不要对着他人做“喷壶”;饭前便后洗手;饮食和医疗等行业人员坚持戴口罩……
目前,我们不能完全排除人与人之间传播禽流感的可能性。这一次的新型禽流感或许不会人传人,但是作为一种疾病大类,禽流感是有人传人的亚型的。事实上,如果个人卫生习惯变好了,举止文明了,禽流感、结核、非典这类呼吸病的传播就会大大减少。
可这些年来,“随地吐痰”等陋习,在我国并没有得到普遍的改正。打喷嚏和咳嗽时能做遮蔽的人更少。许多国家的人都有不对着他人或不在人群中打喷嚏和咳嗽的习惯,如实在忍不住,就会用手纸、衣袖、衣领或手遮蔽口鼻,尽可能不让飞沫扩散,事后还会向周围人说对不起,我们能这样做的人真不多,甚至在电梯和办公室等狭小密闭场所中,放开打喷嚏和咳嗽者也比比皆是。所以,要预防禽流感、结核、非典这类呼吸病,每一个人都应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举止,这比吃什么和揉什么更靠谱,更有效。特别是在人口密集、人员接触和流动频繁的城市里。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每当突发重大健康事件时,如非典和2005年禽流感流行时,随地吐痰等不雅行为就会受到很大遏制,这固然有强力宣传之功,但也有共同利益所致。我们以前认为,即使是被“吓”出来的,这种好习惯或许也能慢慢形成自然,可刚刚“太平”不久,就很快反弹了。这说明,这些陋习不是改不掉,而是太顽固。这就需要我们反复不断地推动、鼓励和监督人们的这些文明行为,也要坚持有效的约束制度和社会氛围。
现在不少人都知道了什么是公民的健康权,也想做一位“健康公民”,讲究饮食,积极锻炼,关注空气质量,但令人感到不足的是,一些人对此的理解,只是停留在维护和爱惜自己及家人的健康的层面上,而忽视了高度尊重他人的健康权和积极维护社会的整体健康,这是一个道德的层面,也是一种社会责任的层面,可折射出一个国家、社会和公民的文明程度。随地吐痰和乱打喷嚏等不文明举止不仅害人,也会害己,也是缺德丢人,使自己成为疾病传播中的“二传手”,人们对此应有羞耻感、罪恶感和负疚感,如这个道理被我们大多数人接受了,并由此促使许多人建立起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我们这才真正拥有了抗击疾病和维护健康的一个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