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越茗:社团达人多才艺
学生档案:胡越茗,17岁,现就读于惠州市实验中学高二理科班。高一时是学校广播部和瑾社团辩论部成员,如今担任瑾社团社长。2014年3月,他作为惠州市惟一代表赴北京参加2014年北京大学全国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
惠州首位代表参加全国模联
今年3月26日至31日,越茗作为惠州唯一代表前往北京参加了2014年北京大学全国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广东省仅有两人。一篇《“武装冲突下的儿童”探究》论文,让他在众多优秀学子中脱颖而出。此次全国模拟联合国大会,参会人员包括全国89所高中的470名学生代表,80余位观察员、志愿者以及近百名模拟联合国指导教师。
越茗说,刚开始他还纠结是否要参加这次模联大赛。10月份的一个晚上,他刷微博时看到,北京大学全国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面向全国招募40名观察员。当时,距离报名截止时间仅剩一天。可是,报名需要准备不少申请资料,第二天还得上课,自己能否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备齐?越茗纠结了半个多小时,最终,他还是不想失去这次机会,开始尽力准备。从晚上10点多得知招募信息,到准备各种资料,胡越茗忙活到第二天凌晨四点。在1天时间内,胡越茗备齐了所有申请材料,并于2014年1月份收到入选通知。
“实验辩魂”上演逆袭战
其实,越茗能够入选全国模联,并不是一次偶然,而是得益于他的长期积累。平时,他就喜欢关注国内外大事,研究政治、经济问题。他还是学校瑾社团模联部(现称为辩论部)成员。去年的校际辩论赛,他和另外三名高一辩手对战高二辩论队,上演逆袭战,夺得校园辩论大赛冠军。
谈及喜欢辩论的原因,越茗开玩笑说,“或许以前跟我妈吵架老说不过她,就想怎么能吵赢她。” 其实,他是享受辩论时逻辑的交锋,思想的碰撞。虽然是理科生,他有着出色的语言才华。他还是学校广播部的播音员,多次在校园活动上表演的相声,给师生们带来无限欢乐。记者向越茗推荐学习享有“宝岛辩魂”称号的辩手黄执中时,碧茵就在一旁打趣道“那么,越茗就是我们实验中学的辩魂咯。”
办公益摄影展献爱心
如今,越茗成为瑾社团的社长,对瑾社团特别是模联部有一份特别的感情。他在模联部成长,也正在把学到的经验教给新一届成员。“我们的模联部通过辩论实战锻炼新生的辩论技巧。”像广播部一样,越茗所在的瑾社团模联部也是采取“老带新”的方法,通过老队员的“狂批”让新生更快地熟悉辩论。
近日,越茗还带领瑾社团摄影部的成员举办了公益摄影展,他们写策划、联系商家、布置摄影展,每个成员互相协作。展示的都是老师学生的摄影作品,学生们看到喜欢的作品还能出价买下来,最终获得的资金将全部捐给福利院。
除了瑾社团,在实验中学还有20多个社团,有心情吧心理社、龙潭文学社、吉他社等,很多不同年级、班级的学生因为社团聚在一起。每个社团都有学生们精心策划的特色活动,让校园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也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每个活动背后,都是学生们辛勤的汗水,他们是如何平衡学习和社团活动?越茗说,需要在保证学习的前提下,参加社团活动。他平时利用课余时间讨论问题,尽量做到学习、社团两不误。
老师评价:做事有恒心
胡越茗的班主任这样评价他:入校以来,越茗一直热心学校的社团工作以及班级管理工作,曾担任纪律委员、班长等职。同时兼任瑾社团的社长、校广播部播音员等职。而且成绩优秀,自学能力强,遇到困难不气馁,有恒心有毅力的去克服直到解决。
张碧茵:坚定走传媒之路
学生档案:张碧茵,18岁,现就读于惠州市实验中学高三文科班。曾是学校广播部的部长,主持过学校不少活动。最近参加传媒艺考,以优异的成绩被浙江传媒大学、广州外语外贸大学等学校录取。
享受通过广播与人交流
小时候,碧茵就对主持人有浓厚的兴趣。她在上初中和高中时,都是学校的广播员。她喜欢自己的声音传递到校园各个角落,似乎在与每个同学交流谈心。“高中开学不久,学校每个社团的师兄师姐就会到新生班里宣传招新。”碧茵说,那时,她的目标很明确,就是参加学校的广播部。经过面试,她再次成为校园广播员,主持早上的文学节目。
去年,碧茵担任广播部部长,管理新一届广播员。虽然学校的社团有老师指导,可很多时候,还是学生自主管理,开展活动。正如碧茵所言,实验中学的社团是靠一届届学生传承下来的。在广播部,由就读高二年级的广播员面试社团报名的高一新生,经过初试、复试和一个月的实习期才能确定新一届的广播员。老广播员还会教新广播员使用广播机器,训练他们的播音技巧。社团角色转换,这一年,碧茵过得有些忙碌,她需要兼顾学习和社团活动。“有时,我也会害怕学习时间不够。”这让她更加珍惜闲暇时的每分每秒,抓紧时间学习,无形中还提高了效率。
校园主持人喜欢董卿
整个初中时代,碧茵一直没有机会担任主持人,现场主持活动。直到进入实验中学,才真正开启她的主持梦想。学校的晚会主持人通常从广播员中选拔。高一上学期,淡定的碧茵就凭借扎实的播音经验,成为了实验中学新一代校园主持人。她笑说,第一次主持和一个师兄搭档,当时一点也不紧张,因为近视看不清台下观众。
主持过不少学校的活动,碧茵也碰到几次尴尬的突发状况。有一次,租来的礼服太大,碧茵只能用没有拿话筒的手夹着衣服,硬着头皮主持完晚会。去年,主持“校园十大歌手”的时候,音响出现问题,歌手在演唱途中突然没有声音。场下的观众一片哗然,主持人碧茵赶紧出来“救场”。“你们的热情都吓到我们的机器了……”碧茵用幽默的语言和台下的观众交流,调侃一番后,机器也修好了,演出得以继续。
平日里,她会看各种节目,揣摩主持人的主持技巧。她说,很佩服董卿淡定自如的主持风格,时常能机智地应对现场突发情况。而欧阳夏丹播新闻,与观众互动强,不像其他主持人只是念稿子。
参加艺考,被多所高校录取
高二下学期,碧茵在犹豫是否要参加传媒艺考,实现播音主持的梦想。她担心分身乏术,影响学习成绩。“我不想让自己后悔,我害怕从此没有了追求。”最后,她冲破了种种忧虑,开始着手准备。最近,碧茵刚参加了传媒艺考,同时被浙江传媒大学、广州外语外贸大学等学校的播音主持专业录取,终于放下了积压已久的心头大石。
参加艺考前,碧茵压力很大。广播部的师弟师妹得知后,特意为她制作了一个视频,每个人在视频里对她说鼓励的话语,这份贴心让碧茵感动不已,“学校的社团其实像一个温暖的大家庭”。
老师评价:学习、社团两不误
碧茵的班主任这样评价她:身为文科重点班的学生,碧茵严格要求自己,学习态度端正,方法灵活,多次大考中都能取得优异的成绩。高二时决定主攻传媒类播音与主持专业,能够克服专业课与文化课的时间冲突,合理安排,齐头并进。担任校广播台台长,表现出很强的组织管理能力,把校园广播办的有声有色,在传递学生心声、传播时代正能量上作出了很大努力并获得师生们的一致肯定。
正文摘自《广州日报》第39期
- 上一篇:南都网:实验中学1000多名考生高考誓师
- 下一篇:《东江时报》对我校合唱团进行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