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尊敬的领导,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大家好!
本周三12月21日,就是我国24节气中的冬至。冬至过后,各地都将进入最寒冷的阶段。
不知道以往每年的冬至日同学们是怎么过的呢?知道冬至这天有哪些风俗习惯吗?在我国很多地区,吃汤圆、吃米团是过冬至的传统习俗,冬至的汤圆又叫“冬至团”,民间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在惠州,冬至当天有做粉馃(又称艾角)的传统,除了吃艾角、汤圆外,在惠州还有冬至祭祖拜宗的习俗,故惠州民间又称冬至为“拜祖公节”,以祈求明年有更好年景。
既然冬至意味着难熬的严冬的到来,人们为何又要大加庆祝呢?这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东西方在这个问题上有着惊人一致的智慧。在西方,诗人雪莱说——“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在东方,老子说——物极必反,哀极必兴,否极泰来。是啊,人生的拐点往往在最低点开始攀升,只要我们心中有希望。
但如今,不少同学只记得外国的节日如万圣节、圣诞节等西方节日,却忘了我们中国自己的传统节日。国学大师文怀沙说,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就是“精神的氧气”,毕竟“树的影子拉得再长,也离不开树根;我走得再远,也走不出妈妈的心。”中华文明养育了我们五千年,历史的印记早已烙在每个炎黄子孙的生命里。当我们追韩剧、追日漫,万圣节送糖果的时候,我们是否想起活字印刷术,道德经,还有那汨罗江畔的身影?希望每一个同学在漫步校园时能时刻谨记自己的历史使命,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过完冬至,一年一度的元旦就接踵而来了,我们很快就要进入2017年,祝全校老师和同学们在新的一年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 上一篇:弘扬法制精神 助推阳光校园
- 下一篇:奋斗的青春最美丽----高三减压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