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实验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方案
第一部分 前言
一、课程性质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变革给正在发展中的高中生带来了急剧的心理变化,而急剧的变化可能使处于正在发展和面临紧张学习的高中生产生心理矛盾和问题,故根据实际情况对高中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了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手段,新课程对此给予了极大的关注。本课程主要分为情绪调节指导、恋爱与性心理指导、人际关系与生活适应指导和学习适应性指导,共四个核心学习领域。
二、课程理念
(一)坚持“生本”课程观,积极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二)关注学生中心理健康水平之差异,努力使每一个学生受益。
(三)关注高中学生的心理共性,此为统一教学之理论基础。
(四)注意让本课程与新课程结合,使其既能适应新课程又不至于与新课程中已实施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重复。
(五)注意使该课程与当前教育实际相结合,使本课程能为当前的教学服务。
三、课程设计思路
(一)注意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阶段和面临的客观情况设立课程内容。
(二)注意体现个别教学和统一教学相结合。
(三)注意使用多种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如心理辅导、教学渗透、家校结合等)。
(四)根据不同的课程领域设立不同的评价方式。
(五)提倡生动活泼和开放的课程实施方法。
(六)注意收集和利用相关的课程资源。
(七)低年级以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内容为主,其它方面的内容并重;高年级与学生学习方面的内容为主,其它方面的内容并重。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一、课程总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
(一)具有了解和调节自已心理的能力。
(二)认识到心理健康的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
(三)具有自行进行心理调适的能力。
二、课程学习领域目标
学习适应性指导目标:
(一)能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学习策略。
(二)了解人的认知规律。
(三)应用人的认知规律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
恋爱与性心理指导目标:
(一)能够正确的面对“早恋”。(个别心理辅导)
(二)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念。
(三)学会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当前社会的婚恋观和性观念。
(四)学会发展自己的性别角色。
人际关系与生活适应指导目标:
(一)学会在人际交往中换位思考(沟通、移情、宽容等)。
(二)根据自己的实际处理好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及亲子关系。
(三)认识到人际关系对自己生活的重要意义。
(四)树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五)注意提高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
(六)学会塑造自我(包括形成自我价值和树立自我形象)。
情绪调节指导目标:
(一)了解人的情绪的种类。
(二)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
(三)学会识别他人的情绪。
第三部分 课程内容标准
一、高中一年级
(一)人际关系和生活适应性指导:
1、 用量表检测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2、 了解和认识人际关系对自己生活的重要意义。
3、 学会正确的人际交往基本方式和原则。
4、 学会和师生交往、同伴交往和亲子交往方式。
5、 通过集体活动加深班级成员间了相互了解和交往。
6、 学会塑造自我。
7、 学会提高生活自理能力的方法。
8、 树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二)学习适应性指导:
1、 了解高中阶段的学习特点。
2、 学会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学习策略。
3、 了解学习中的不适应现象(如:学习焦虑,学习动机不正确,考试焦虑)
(三)恋爱与性心理指导目标:(最好放在高中一年级下学期进行)
1、学会发展自己的性别角色。
2、能正确认识“早恋”现象。
二、高中二年级:
(一)学习适应性指导:
1、了解人的学习规律。
2、学会利用学习规律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
3、能熟练的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并实施学习策略。
4、学会克服学习中的不适应现象(如:学习焦虑,学习动机不正确,考试焦虑)
5、学会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
6、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形成学习风格。
7、学会监控自己的品德心理。
(二)恋爱与性心理指导:
1、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念。
2、学会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当前社会的婚恋观和性观念。
3、学会正确的处理与自己的有关的“早恋”现象。(个别心理辅导)
(三)情绪调节指导:
1、了解人的情绪的种类。
2、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
3、学会识别他人的情绪。
三、高中三年级
(一)学习适应性指导:
1、了解高中三年级的学习特点。
2、理解人的学习规律。
3、形成稳定学习风格。
4、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不适应现象。(个别心理辅导与团体心理辅导相结合)
5、应用量表检测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
6、帮助学生应对学习压力。
7、用量表检测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二)情绪调节指导:
1、学会克服自己情绪不适。(个别心理辅导与团体心理辅导相结合)
2、通过适量的室外活动,帮助学生调控自己的情绪不适应现象。
(三)恋爱与性心理指导:
1、帮助学生正确处理与自己有关的“早恋”现象。(个别辅导)
(四)人际关系心理与生活适应指导:
1、正确认识高中生人际关系的特点。
惠州市实验中学心理中心
2017年9月1日